初中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全册大全
初中三年级的备考已经开始了, 记者为学生们整理了 复习提纲全册大全内容,以供大伙复习参考。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、人类的出现 1、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(属正在形成中的人)。 2、是否会制造工具,是任何动物的根本不同。 3、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备决定意义的一步。 4、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: ①早期猿人: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;②晚期猿人: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、(印度爪哇人);③早期智人:中国丁村人、(德国尼安德特人);④晚期智人:中国山顶洞人、(法国克罗马农人)。 5、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,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。 6、三大人种(即黄种、白种、黑种人) 出现是什么原因:人种的差异,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海量原因长期影响的结果。 2、氏族社会 1、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:母系氏族?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: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,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。 父系氏族:伴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进步,农业和畜牧业进步起来,男子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,开始支配社会,父系氏族渐渐取代母系氏族。 2、国家的产生:父系社会后期,伴随社会矛盾的加剧,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,如政府、军队、监狱和城墙等,它们的出现,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。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、金字塔的国度古时候埃及 1、国家的出现、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,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;②公元前3500年,初步统一的古时候埃及国家打造起来;③公元前6世纪,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。 2、金字塔(古时候埃及法老的陵墓)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。 2、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、公元前3500年将来,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打造起不少奴隶制小国。 2、公元前18世纪,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,打造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。 3、汉谟拉比法典:是世界上现存的古时候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。 3、古时候印度 1、公元前2500年,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。后来,雅利安人入侵古时候印度,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,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打造起奴隶制国家。 2、印度的等级规范 ①统治阶级:婆罗门(祭司、贵族)、刹帝利(国王、武士、官吏); ②被统治阶级:吠舍(农民、牧民、手工业者、商人)、首陀罗(被征服者、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); ③影响:种姓规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,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好的影响。 4、古时候文明为何多发生在大河流域?
答: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,光热充足、地势平坦,合适人类存活;②河水按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,有益于农业生产的进步,进而促进了手工业、商业的进步。
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
1、公元前2000年左右,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; 2、雅典城邦的兴盛 1、经济:雅典近海,海上交通便利,工商业发达;2、政治: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,全体成年男士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;3、文化教育: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,进步文静,看重教育。 3、斯巴达城邦的兴盛 1、经济:斯巴达地处内陆,以农业为主;2、政治: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;3、文化:崇尚武力,重视军事练习。 4、罗马共和国的兴亡(打造时间:公元前509年) 1、布匿战争: ①时间: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;②缘由:争夺地中海霸权;③对战国家:罗马?迦太基 2、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打造 ①背景:公元前1世纪,罗马发生了紧急的社会危机,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,奴隶主企图打造独裁统治,以稳定政权; ②过程:公元前49年,凯撒夺取政权?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,成为事实上的皇帝,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。 5、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,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、西两部分;②476年,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,西罗马帝国灭亡了,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。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打造 1、日本 1世纪前后,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。大和不断征服扩张,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。 2、大化改新(时间:7世纪中期) 1、背景: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,大贵族奴隶主权势强大,政局混乱,改革势势在必行。 2、内容:政治上打造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,废除贵族世袭制,以才选官;经济上,把不少贵族土地收归国有,部民转为国家公民;国家按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,向他们收取赋税。 3、意义: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。 3、阿拉伯国家的打造和伊斯兰教的诞生(穆罕默德) 1、背景:六世纪末七世纪初,阿拉伯半岛大多数区域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。争夺水源和牧场,部落间相互仇杀。在内部矛盾丛生、商路不畅,引起商业衰落、生产停滞和外部权势入侵。在这种形势下,阿拉伯人民渴望打造统一的国家。 2、过程: 610年,穆罕默德打造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?622年,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,打造起政教合一的国家?630年,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,加快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?632年,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。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1、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、法兰克王国的兴起: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,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打造起法兰克王国。 2、查理?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规范 内容:8世纪前期,查理?马特任宫相时,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,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。得到封地的人需要为封主服兵役。 3、特征: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,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,没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。 4、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:西欧封建社会时期,教皇和教会不止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,还是西欧封建规范的精神支柱。 2、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、地点: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、相对安全、容易获得便宜材料和销售商品的地方。 2、著名代表城市:意大利的威尼斯、英国的牛津、英国的曼彻斯特。 3、意义: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飞速进步的过程中,市民阶级形成了。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、银行家等等。富裕商人和银行家进步成早期资产阶级。他们的出现,为资本主义的兴起筹备了条件。 3、拜占廷帝国(东罗马帝国)的灭亡 1、兴盛: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,古时候希腊、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。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收获的结晶。 2、衰落:①帝国穷兵黩武,四处征讨,导致国库空虚,财尽民穷;②外族入侵;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。
3、灭亡:
15世纪中期。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,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。
第6课古时候世界的战争与征服
1、希波战争 1、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:公元前6世纪,古时候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。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,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区域。 2、希波战争 ①过程:公元前5世纪早期,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,史称希波战争。 ②结果:公元前5世纪中期,希腊军民取得战争的胜利。 2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、马其顿王国:公元前4世纪,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,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,控制了希腊。 2、路线: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,扫荡了小亚细亚,攻入埃及。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,灭掉波斯帝国,足迹远达印度,打造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,定都巴比伦。 3、影响: ①积极: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;②消极:战争带来灾难,充满暴力。 3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、扩张:公元前27年将来,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,发动多次侵略战争。到2世纪,达到最大规模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,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。 2、文化传播及其影响:一方面,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;其次。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区域。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、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,阿拉伯人加以改造,12世纪初传到欧洲,被叫做阿拉伯数字,16世纪时写法已与目前的写法基本一样。 2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很多希腊著作;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;③拉齐斯的《医学集成》、依本?西拿的《医典》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。 3、丝绸的道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要紧道路 4、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、马可?波罗及《马可?波罗行纪》 1217年,马可?波罗来到中国(元世祖忽必烈在位),在中国生活了17年将来,从海路回到意大利。后讲述了在东方的历程和见闻,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《马可?波罗行纪》一书。 5、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:和平交往是主旋律,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。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,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。 第8课古时候科技与思想文化(一) 1、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、象形文字古埃及;2、楔形文字苏美尔人; 3、腓尼基字母?希腊字母?拉丁字母(罗马) 2、世界三大宗教 1、佛教 创立时间:公元前6世纪;地址:古印度;开创者:乔达摩?悉达多 2、基督教 创立时间:公元1世纪;地址:巴勒斯坦;开创者:耶稣 3、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:公元7世纪;地址:麦加;开创者:穆罕默德 ▲一同特征: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,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。 以上是 复习提纲全册大全内容,期望大伙多总结要点,更多内容请关注 网。